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識本心


心要空,意要靜,不為外物所擾,不為牽掛所動。
所謂----

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

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慾不入。

不動心可以達到仙佛的境界。不動氣可以達到聖賢的領域。

是故----

多心自增掛慮,疑心自造困擾。

心念一起,百慾俱生;志一動搖,萬事皆休。

所以,你們要時常『關心』自己,才能『開心』。

『關心』----關閉一切邪惡之心念。

『開心』----敞開一切正思惟之心扉。

關什麼心呢?貪心,妄心,嗔心,痴心,邪心,偏心,驕心,疑心。

開什麼心呢?善心,誠心,正心,真心,赤心,虛心,敬心,信心。

聖人求道在求心,凡人求道在求神。

故不識本心,不能明心,不識本性,不能見性。

母親的手

手牽手

三位博士論鬼神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鬼神,眾說紛紜,於是在某個地方,開了一個辯論會。

 第一位上台的是天 文學 博士,當他舉了許多無神理由以後,便大聲說:
「我用望遠鏡觀察宇宙達二十年之久,可是從沒有看過神,所以神一定是沒有的。」說完博得大家的如雷掌聲。

 第二位是醫學博士,在講完許多人類絕無靈魂之理由後,又說:
「我曾解剖人的屍體百具以上,細察各部,從未發現靈魂寄托在何處。在心臟嗎?在腦部嗎?還是在血液呢?我都加以解剖化驗過,但都沒見到,所以靈魂一定是沒有的。」台下此時又是一陣的掌聲響起。

 第三位女博士是倫理學家,她說: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絕無天堂地獄,更無永生審判之事,遍讀古今中外名著,皆沒有此項之記載。說完亦博得熱烈掌聲。

 三位博士不但口才犀利,辯才無礙,所舉各項理由,頗為中肯有理,幾無漏洞可尋。因此,等了好久,沒人提出反駁。正當勝利在望之際,一位鄉下老太婆,走上台來,向第一位博士問道:「你用望遠鏡望了二十年,你望見風嗎?它是什麼形狀呢?」
「用望遠鏡如何能看得見呢?」

 「世界上有沒有風,你用望遠鏡看不到,但不能說世上就沒有風呀!連風就看不見,何況是神呢?」博士聽完,為之語塞。

 此時轉向第二位博士,問道:「你愛不愛你太太?」

 「愛呀!」

 「那請你把解剖人體的刀給我用用,我要把你的肚皮剖開看看,看你愛你太太那個『愛』到底在那個部位?在肝裡呢?在胃裡呢?還是在腸子裡呢?」

 說畢大家哄堂大笑之間,第三位聰明的溜之為妙。故此眾人再也不相信三位博士的話了。
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道(上帝)的特色即是無色、無聲、無形,而仙佛、鬼神、靈魂亦復如此。故研究鬼神、靈魂是否存在的問題,如果堅持必須眼見、耳聞或用儀器來測量,那麼他一定會大失所望,一無所得。因為人類的能力畢竟太有限了,無法以個人所看見所聽到的來斷定事物的有無,更遑論死後那不可知的世界了,誠如《南華經》莊子曰:「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抱於虛也;夏蟲不可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活佛師尊慈示
人之所以不能吸收真理與至言,有五項原因──
1. 心存芥蒂。
2. 心存懷疑。
3. 心存憤怒。
4. 心存牽掛。
5. 心存自滿。
心存乃有相,必然形成隔膜,無法達到空,以容納真理。

不吵架的秘訣

不吵架的秘訣(摘自修道故事小品集)

從前,有一戶人家經常吵架,
看到隔壁一家卻非常和樂,
十分羨慕之餘,
便前往請教:
「你們家好像每天都過得很快樂,從不吵架能否告訴我,這到底有什麼秘訣?」

「我們家每個人都是壞人!所以從來不吵架!」
男主人回答道。
問的人不明其意,
深覺侮辱,
很悻悻然地回去了。

有一天,極為和睦的這家人,
腳踏車被偷竊,
他們全家人的談話,
無意間被鄰人聽見了:
「沒有將大門關好,是我的錯!」
「不!我忘了上鎖,應該才是我的錯!」
「那裡!是我把車子放在院子裡的,全是我的錯!」

聽了他們紛紛自承錯誤,
使得鄰人恍然大悟。

古人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誠然
,每一個人難免會犯錯,
但只要我們能夠深切的反省,
並勇於改過,則要進入西方之門不難矣!
因為在神的國境裡,
是罪惡真空的地方,
人人皆想進天堂,
卻不知道自己揹了一身的過錯包袱,
則如何能走進那天國之門呢?

活佛師尊慈示 ──
一個聖人,他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不對的。
而一個平凡的人,
他所作所為覺得自己都是對的。
無心犯錯謂之過,
明知故犯謂之罪。
一個大罪之人,
是由小過所積成的。
真正的過失是有過錯,
而掩飾自己的過錯,
那才是真正的過錯。

修道小故事: 快 樂 之 道

快 樂 之 道

某日,無德禪師正在院子裡鋤草,迎面走過來三位信徒,向他施禮,說道:“人們都說佛教能夠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們信佛多年,卻並不覺得快樂,這是怎麼回事呢?”
無德禪師放下鋤頭,安詳地看著他們說:“想快樂並不難,首先要弄明白為什麼活著。”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料到無德禪師會向他們提出問題。
過了片刻,甲說:“人總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著。”
乙說:“我現在拚命地勞動,就是為了老的時候能夠享受到糧食滿倉、子孫滿堂的生活。”
丙說:“我可沒你那麼高的奢望。我必須活著,否則一家老小靠誰養活呢?”
無德禪師笑著說:’怪不得你們得不到快樂,你們想到的隻是死亡、年老、被迫勞動,不是理想、信念和責任。沒有理想、信念和責任的生活當然是很疲勞、很累的了。”
信徒們不以為然地說:“理想、信念和責任,說說倒是很容易,但總不能當飯吃吧!”無德禪師說:“那你們說有了什麼才能快樂呢?”
甲說:“有了名譽,就有一切,就能快樂。”
乙說:“有了愛情,才有快樂。”
丙說:“有了金錢,就能快樂。”
無德禪師說:“那我提個問題:為什麼有人有了名譽卻很煩惱,有了愛情卻很痛苦,有了金錢卻很憂慮呢?”信徒們無言以對。
無德禪師說:“理想、信念和責任並不是空洞的,而是體現在人們每時每刻的生活中。必須改變生活的觀念、態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變化。名譽要服務於大眾,才有快樂﹔愛情要奉獻於他人,才有意義﹔金錢要布施於窮人,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是真正快樂的生活。”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心燈


心燈 詞曲:彭莉 地雅大嗡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De Ya Da Hom, Ga De Ga De, Ba La Ga De)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Ba La San Ga De, Bu Di So Ha) 點燃一盞心燈照亮這世界 看那人間淨土就在眼前 一顆心 一個真 一個人 一畝田 幸福的種子在一唸間 閉上眼在雙手合十間 我感覺慈悲在蔓延 當淚水洗淨容顏 那是甘露的化現 閉上眼在雙手合十間 我感覺慈悲在蔓延 一個願無量善緣 菩提心永不褪變       

忠義精神(感恩前人不休息菩薩)

月光專輯全部歌詞賞析

祝禱文


100/08/20-21訓文中,活佛老師特別慈悲提到: 因為徒兒都是一群由天而降有翅膀的小天使 徒兒啊 你們的翅膀堅硬嗎 來將你們的雙手 反轉放在背後 如同翅膀一般 做好準備了嗎 準備好了 咱們來一個愛的飛翔 當你們展翅時 將愛與溫暖 隨著翅膀的舞動 將它散發至每一個角落 好嗎 說說「自禱文」之文中 我是多麼的幸福 好將此自禱文做成歌曲 用快版與慢版 兩種版本 帶動唱時用快版 感性之時用慢版 好嗎 現在可否請徒兒們 用節奏舞動翅膀 將自禱文隨與翅膀的舞動 好嗎 師看看徒兒們的反應 好不好       

千手千眼~莊嚴版(國語善歌)

月故鄉圓(國語善歌)

日本莫廣亮壇主渡人事跡

日本莫廣亮壇主渡人事跡
日本道親末廣亮先生,六十多歲,憨厚赤誠。在民國七十八年初次從日本到臺灣,在一次偶然機會,經朋友介紹,認識了臺灣的莊點傳師,而莊點傳師自幼即受日本教育,直到大學畢業,臺灣仍未光復,所以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兩人初次見面,便相談甚歡,頗為投緣。莊點傳師一看,此人心性淳樸,可以渡化,便極力闡述道之尊貴,明師一指的殊勝,終於渡了他求道。原本就是個農夫的末廣亮,祖先留下一大片農地,妻子是位賢淑的日本婦人,深具中國人的三從四德,三位女兒都已出嫁,夫婦倆就在日本大阪兵庫近郊的龍野町穗積內,過著平淡樸實的農夫生活。
  有一天,在睡夢中有仙佛告訴他:「你右邊大腿上的那個胎記,就是你從天上來人間的證明。」醒來後,他摸摸腿上的那個胎記,像個月亮的形狀,就忽然感覺到在這個世界上,他似乎有某些事情要去完成。但才求過道的他,連三天法會都沒開過,卻對道篤信不移,回去日本後立刻積極閱讀善書、研究道義,後來明白了三曹普渡的大因緣,而且並肯定了天道的尊貴,便說:『道這麼寶貴,居然能夠渡人,超生了死,這是不得了的事情』,並說:『我們一定要一個一個好好的去渡人』。他單純的心,暗自肯定道、肯定仙佛,知道現在是三期末劫的時候。為了渡化眾生,便一肩挑起神聖的使命,只要農事得暇,他就挨家挨戶去敲門,渡化原人。
  將近六十多歲的末廣亮壇主,三天法會也未開過,對道的信心卻是百分之百肯定。每天早上四點鐘就起床沖冷水澡,並說:『修道就是要這樣訓練自己,如果不訓練自己,體力與各種能耐無法受苦受難受磨練,苦難來的時候怎麼面對?』他幾乎從來不吃早餐,說:『不能吃掉我們所有的福報』,又說道:『因為我曾經看過釋迦牟尼佛的佛經,裡面有看到釋迦牟尼佛當初修行的時候,在雪山上受苦受難六年,一天只吃一麻一麥,所以我這樣不吃早餐,是告訴自己我要開始修行,既然要修行,我就要減輕物慾』。每早末廣亮壇主都很虔誠的拜祖先,然後他的妻子就幫他準備兩粒白飯糰,當作午餐和晚餐,沒有任何菜餚,有時候最多只帶一小罐的味噌,加一些芝麻,這就是他最豐富的食物了,另外還帶一罐白開水。就這樣,他幾乎放下田裡的工作給賢淑的妻子負責,每天只去敲門、去渡人。從大阪兵庫到蘆屋市、茲賀野胡群、神戶、廣島福山、靜岡、姬路、東京、加古、三木、三田、加東、小野、奈良、京都等等,他堅毅地一家家去敲,平均每天敲八十戶人家的門。他說:『我每敲一千五百戶人家的門,就會渡到一個人。』
  許多人以為他是瘋子、頭腦有問題、走火入魔、精神不太正常,做著奇異荒誕的事情,甚至有的不但不開門讓他進去,還唾罵他驅趕他,甚至叫警察來抓他。難得的是,他從不埋怨、氣餒或忿怒,只說聲抱歉,默默的離開。然後,繼續彎著腰、屈著身,挨家挨戶地走訪。而每天的食物從來沒有變換,永遠都是兩粒白飯糰。他的親戚朋友愈來愈多人批評他,甚至連他的妻子也怪他太不重視凡業了,可是他依然沒有忘記他的使命,說:『我一定要配合老天,把九六原胎佛子渡回來。』
  後來他開設了佛堂,活佛恩師慈悲臨壇,賜壇號「天恩」。由於鄰近的都市幾乎一一訪遍,能上岸的原人並不多,於是他便買了一輛可以折疊的腳踏車,每天改成帶著白米、鍋子及小型瓦斯爐,開始另一種長途遠程的渡人生涯。這時他一出門,最少都要騎五、六小時以上的車程,敲五、六天的門再回來,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他所到的地方離家鄉愈來愈遠,可是他的悲願卻愈來愈大。
  他將每天所發生的事情,點點滴滴都記錄在他渡化眾生的日記本裡。他告訴自己不管多累,每天至少一定要敲八十戶人家。在他的日記本裡,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太陽已偏斜了,我彎著腰再繼續前行,我舉起手滿懷歡欣地敲了一下門,
 誰知我的腳還未踏入就又被罵了出來,一聲聲粗鄙的惡言,深烙地迴響在我的腦後。
 我彎著腰,駝著背,抖著手走了出來。腳更加的酸疼,腰也快挺不起來,
 可是我看著偏斜的太陽,想到天時的緊急,我怎敢回顧!只又急忙走向另外一戶人 。」(錄自《光明季刊》)
  這樣的情形,對他而言幾乎是家常便飯,但是這位可愛的末廣亮先生,似乎從不在意,只牢記自己的使命及心愿,就連挨打、被抓進警察局也無怨無悔。就這樣從民國七十九年到八十四年,一個人在日本敲過了十八萬戶人家的門,也敲出了二十幾間佛堂,除了他女兒之外,每一位壇主原本都是從全然不認識的陌生人,而後成全為壇主。
  他在渡化眾生的過程中,承蒙天恩師德庇祐之下,有許多的顯化事蹟。例如有一次在開班的時候,曾經感動活佛恩師臨壇,慈悲拍著他的肩膀說:『傻徒兒啊,為師有你真高興,在日本為師還得靠你呢!...你放心去做,上天暗中助你。』大眾聽了無不感動。末廣亮壇主家中有一大片的地,當他苦心挨家挨戶去渡人的時候,不畏懼任何的考驗,老師為了讓他能夠在凡業上安心,還特別派土地公為他耕田。在收成的時候,他家中種的蘿蔔,異於常人,不像一般的在收成時總是都會裂開;甚至當他用力拔起來時,每一條蘿蔔全都是白白淨淨的,一點裂痕都沒有,而且一上市大家搶購一空,價錢最高,他與太太看到了都非常感動。
  假如不是入道場已經有一段時期,都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有一次一位曉得通靈的博士,剛好遇見了末廣壇主,就告訴他說:你這間佛堂有天命,又說:你有一位祖先在跟著你,末廣亮壇主卻不知所以然,只是覺得在出去渡人的時候總是有一股力量在推動他。後來老師在臨壇之中,慈悲地讚許末廣亮壇主說:『你的誠心感動天,諸天仙佛為你這個人歡喜讚嘆,如果所有天道弟子都像你這樣的話,仙佛就不用這麼愁。仙佛要讓你知道,你一千三百年前的祖先,不久的將來,他會讓你知道很多事情。』不久之後他就夢到了他的祖先,並且在他每天拜祖先的畫像上,顯化了他的模樣,老師慈悲告訴末廣亮壇主說,你的功德可以超拔你一千三百年前的祖先-OOOOO(他的祖先原來是一位被日本派到留學的學者,在當官時固守清廉,為唐朝李白、杜甫時人,當時被受唐玄宗賞識,對中國貢獻也很大,後來於洛陽逝世,留下一本很厚的生平傳記。之後末廣亮壇主也親自到大陸去考察,在此省略)我們知道超拔自己的父母,需要一級的功果,超拔祖父又需加級,末廣壇主擔心在想:若要超拔一千三百年前的祖先,要多少功德呢?結果老師就拍拍他的肩膀說:『傻徒兒,真功德,是從自性流露的!你這一份至誠的心已經是無量功德,絕對夠!老師准許你超拔,去跟老前人稟報去。』後來,經過老前人的恩淮,超拔了他的父親以及他一千三百年前的祖先,回歸理天,證得「OO大帝」的果位,有結緣訓。(摘錄自經理授課)
仙佛慈語:「當一個人的心感動老天的時候,天對他的護持是永遠的!」
  心莫放鬆持一念,大道難逢今恩沾,定要替師來分擔。
  關於末廣亮壇主的顯化事蹟很多,譬如說有一位道親說他在未求道之前,有一次在夢中,觀世音菩薩親自來告訴他將會有人來渡他求道,果不其然十天之後,末廣亮壇主和莊點傳師就來到他家,並順利求得大道。還有一次,是日本神戶大地震時。莊點傳師在地震災區有三間佛堂,附近的房屋都一一崩塌,這災區震央的三間佛堂卻完全安然無恙。最不可思議的是,其中一間是末廣亮女兒的佛堂,座落在公寓第二層樓,而這棟大樓共有八層。在地震劇烈的搖晃中,他女兒親口告訴末廣亮壇主:『地震來的時候,只聽到各種很淒涼的驚叫聲,房子搖晃得非常厲害,她在房間看到非常害怕,燈也來不及點上,也來不及用三寶,整個人被震倒跌在地上,摔倒鋼琴旁邊,所幸沒有受傷;而她這棟樓房原本有八層,從八樓塌到三樓,一樓也全毀壞,當她跑出來看的時候,竟然只有她這間開有佛堂的二樓,除了牆壁有一點裂痕外,整層安然的座落在地上,沒有一處倒塌』。她說這一次大天災,讓她了解到劫難的可怕,若不是天道的寶貴,以及天恩師德的無邊,不可能會發生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
  綜觀末廣亮這六年來,雖然吃了不少苦,也挨過不少罵,但他仍堅持「天命不可思議」、「明師一指殊勝尊貴」,依然到處走訪敲尋原人,他說:『當我知道天道的寶貴的時候,我就決心整個人奉獻給老天』;他親口告訴點傳師說:『我只要想到能夠救一個人,濟公老師少一分淚,我就願意吃一切的苦;我已經很感謝老天給我這個機會,能有天道降世救人,超生了死,無論如何我一定要全力以赴的去做』。在他的日記本中曾記錄了一天敲二百三十戶人家的門,他說:『我年紀大了,腳也酸了,但我依然要走下去,做我該做的!』

發一崇德簡介(46分鐘完整版)

四 個 老 婆



  釋迦牟尼在一次法會上說:“某地有個富商共討了四個老婆:第一個老婆伶俐可愛,整天作陪,寸步不離﹔第二個老婆是搶來的,是個大美人﹔第三個老婆,沉溺於生活瑣事,讓他過著安定的生活﹔第四個老婆工作勤奮,東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記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遠門,為免除長途旅行的寂寞,他決定在四個老婆中選一個陪伴自己旅行。

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四個老婆,

第一個老婆說:‘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個老婆說:‘我是被你搶來的,本來就不心甘情願地當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個老婆說:‘盡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願受風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個老婆說:‘既然我是你的老婆,無論你到哪裡我都跟著你。’


  “於是商人帶著第四個老婆開始了旅行!”


  最後,釋迦牟尼說:“各位,這個商人是誰呢?就是你們自己。”


  在這則故事裡,

第一個老婆是指肉體,死後還是要與自己分開的﹔

第二個老婆是指財產,它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第三個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時兩個相依為命,死後還是要分道揚鑣﹔

第四個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們時常忘記它的存在,但它卻永遠陪伴著自己

撞鐘 ﹝摘自修道故事小品集﹞



有一個小和尚,擔任寺裡撞鐘的工作,已撞了好長的一段日子,天天撞,夜夜撞,因為鐘聲是寺裡作息時間的準繩,但他撞得無聊,乏味極了。

有一天,寺裡住持宣佈,降調他去擔任挑糞種菜的工作,因為他的撞鐘工作不能勝任。

他不服氣,質問老住持,撞鐘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艱鉅任務,為何說他做不好呢?

老住持告訴他說:「你撞鐘無精打采,有氣無力,鐘雖然響了,但響得不夠,疲軟無力,不沉渾、不圓潤、不脆亮、不悠遠。我聽鐘聲已數十年,剛出家時也撞過鐘,所以經驗豐富。你撞鐘時懶洋洋的,此乃心中無鐘;心中不虔誠,做事就不敬業,心裡只有厭煩罷了!你這樣,如何能做好一個出家人,又如何能擔當撞鐘的神聖工作呢?」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是一句常聽到的話;做一天和尚是身分和職業,撞一天的鐘則是責任和職務。既然做一天和尚,就得撞一天鐘,而且要撞得虔敬、誠懇、一板一眼,那就是敬業,亦就是心中有佛、有鐘了。

從總經理到工友,身分都一樣,只是職務不同罷了;彼此都是撞鐘的和尚,只是所撞的鐘有大小之分,時間有早晚之別而已。別人的事莫管他,只須撞好自己的鐘,如此便無愧於職守,心中也便有佛有鐘了。

活佛師尊慈示

天地萬物各有各的職責──天的天職是覆蓋萬物,雨露滋潤大地,日月照臨山川。地的天職是承載萬物,長養萬類。

以動物來講:雞司晨、犬守夜、蜂釀蜜、牛耕耘、馬負重。

以植物來講:開花、結果、供給食用。

以人類來講:人的天職,就是盡己責任;母親的天職,就是教導子女;學生的天職,就是好好讀書;老師的職
責,就是教導學生,知事達理。

以修道來講:志士的天職,就是承上啟下,仁為己任,死而後已;聖人的天職,就是發揚道德性,宣傳天道,救渡眾生。